1.
吕布 被曹操 攻破,落荒而逃,落魄不知所之。陈宫 力主去投刘备。
吕布:“玄德公,我今来投奔,公接纳否?”
刘备:“奉先兄,何言投奔。既来之,则共事之!”
吕布:“自此之后,公为主,布为副,天下谁可敌乎?”
刘备大摆宴席,给吕布接风洗尘。管弦齐奏,觥筹交错,众人畅饭欢谈,尽兴而散。
2.
曹操占据沛县,亦排摆宴席,庆功赏将。
荀攸 :“主公,吕布此番投靠刘备,刘备如虎傅翼,以后恐更难对付!”
曹操大笑:“公达勿忧。吕布此去甚好,甚好!”
众人不解,亦不便询问。
深夜,曹丕 来问安。曹操曰:“吾儿,吾心甚忧,吕布助刘备,此吾心之大患也!”
曹丕微笑不语。手写几语示操,操抚其背而言:“能知我心者,汝也;能继我业者,亦汝也!”
从此,立曹丕为世子之心,愈坚矣。
3.
吕布前来请命。
刘备曰:“奉先兄,曹操带兵回许昌,目下无战事,兄可自便。”
吕布悻悻而去。
马良问刘备何打算。刘备曰:“虎卧于榻侧,如何是好!”
示之马良以曹操来信。信中言:“玄德公,欲步丁原 、董卓之后尘乎?”
马良曰:“吾亦欲以此言告主公,只是看主公与吕布关系甚好,俟日后言之。而今曹操书信示意,不可不图之。”
二人耳语良久。
4.
吕布召陈宫:“公台,刘备数日不见我,若何?”
陈宫曰:“近来无战事,公何必自请缨?怡然自乐,不亦乐哉?”
“我岂能久郁郁于贩席织履之徒乎!必伺机取而代之。”
“皇叔仁德布于四海,切勿生此邪念。”
“吾方天画戟,杀遍天下而无敌手,且目下关张赵三人均不在刘备身边,正好除之。”
陈宫苦劝,吕布只是不应,自取酒酣饮。
5.
陈宫回至住处,坐卧难安。“吾初弃曹操,乃因其无义残忍;今忍心见仁义之皇叔,遭不测乎?”
乃私下见马良,俱告之。马良笑而不语。
次日,刘备大宴群僚,奉吕布于主座,酒酣之际,刘备取豫州牧 印,曰:“奉先兄,乃大智大勇之人,天下无敌,应为豫州之主。”
吕布酒意正浓,醉意已深。乃握刘备手曰:“贤弟怎如此谦让?此印,当你我共掌之。自此,郭门之内,君裁之;郭门之外,吾主之,苦何?”
众大惊,背呆滞!
吕布狂饮,醉卧于席上。刘备命人扶之至驿馆歇息。
是夜,吕布狂吐不止,暴毙。
如果吕布在特定历史节点(如徐州时期)选择真心归附刘备而非反复背叛,三国格局可能发生以下变化:
1.军事格局重塑徐州防御强化
吕布的骑兵战术与刘备的步兵协同,可形成对曹操的强力威慑。198年曹操东征时,若有吕布驻守小沛,刘备守下邳,徐州或能避免速败。
官渡变量
200年官渡之战前,刘备-吕布集团若保存实力,可能从东南牵制曹操,甚至联合袁绍形成夹击,改变战役走向。
2.政治联盟重组反曹同盟巩固
吕布的加入会提升刘备阵营的号召力,吸引更多反曹势力(如袁术旧部、青州豪强)投靠,形成更稳定的\"抗曹统一战线\"。
孙刘关系变化
208年赤壁之战时,拥有吕布的刘备集团可能减少对孙权的依赖,导致战后荆州归属谈判更强势,孙刘联盟或提前出现裂痕。
3.内部治理挑战领导权博弈
即便表面臣服,吕布的野心可能引发内部权力斗争。参考其杀丁原、董卓的前科,关键时期(如入蜀时)仍存在叛变风险。
人才结构失衡
过度依赖吕布可能导致关羽、张飞等旧部离心,如219年荆州守将若为吕布而非关羽,其性格缺陷或加速失守。
4.历史蝴蝶效应曹操战略调整
面对更强大的刘吕联军,曹操可能推迟统一北方,优先经营中原,导致汉献帝的\"挟天子\"红利期缩短。
西凉军阀动向
马超、韩遂等或更早与刘备-吕布结盟,形成\"西北-东南\"反曹轴心,但吕布曾杀董卓(西凉集团领袖),这一历史恩怨可能阻碍合作。
关键制约因素:
吕布的加入本质是\"战术加强,战略风险\"。其个人特质决定了两难局面:
短期收益
可助刘备在194-199年间获得局部战场优势
长期代价
破坏刘备\"仁德\"政治品牌,增加联盟不稳定性
结论:最可能的历史路径是延缓曹操统一进程,但难以改变三国鼎立终局。吕布的加入会制造更多\"历史分叉点\",但受制于其人格缺陷和汉末阶级矛盾(士族vs寒门),最终仍会由司马懿等士族代表完成统一。这一假设的深层意义在于揭示:乱世中道德信誉(如刘备)比单纯武力(如吕布)更具持久凝聚力。
本文纯属个人观点,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,发表不同看法。
博牛配资-手机配资炒股网-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-股票配资论坛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